-无用良品-

我会删除我不喜欢的回复,会拉黑我不喜欢的人。这儿就是发我所看、所想、所思,不管合不合你认为的真理、客观,你的全知全能。

矛盾《创造》节选:启蒙者唤醒了民众,却被民众抛弃了

《创造》讲一个男人,家里蛮有钱的,也有文化,中年男性,但找不到理想的女人。那怎么办呢?他想,找不到完全合心意的,就自己创造一个——找一个年轻的、未经世俗污染的女人,按照他喜欢的样子来教育、培养、塑造她。于是,他就找到这样一个女人,和她结婚,教她读书,慢慢地培养她。小说是用三一律的写法。整个小说全是“床戏”,就是写一男一女起床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内,这个男人的意识流。这时,女人还在睡觉,男人还没起来,在回想他和妻子从认识到结婚前前后后的事情,断断续续的片段。这个故事用一句话讲完,就是男人要创造一个理想的女人,结果他创造成功了,但也失败了。

三一律是欧洲的戏剧方法,就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件事情。最早来自于古希腊悲剧,据说一出戏演十个小时的故事,演员就得演十个小时,观众也得坐在那里看十个小时。

为什么说既成功又失败了呢?在他的培养下,女人按照他所希望的样子去读书,去打扮,去生活,去爱,所以男人的创造成功了。可是,女人的心越来越不向着他了,她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一开始,这个女人连拖手都不好意思,然后男人就教她,给她看一些电影和书,于是女人学会浪漫了,在街上也要跟他kiss,而男主人公却受不了了。他觉得这样不够含蓄,怎么可以在街上也kiss呢?这只是举一个例子。另外,男人教她读一些个性解放的书,女人都读了,现在要去参加妇女运动、参与政治活动了。男人觉得问题来了,这些都超出了他的设想计划。于是晨起之际,这个男人在检讨,自己这样创造她,究竟哪里做错了。

小说的结尾,女人已经起床了,要去参加一个妇女活动。而男人还在床上反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给她看的书,有太多是马克思和罗素的,都是激进的革命的学说;接下来要给她看些比较保守的书,要对她进行再教育。就在他想好这个计划时,年轻的太太已经走了,男人还不知道。这时,家里的佣人给男主人打招呼说,先生,太太让你追上去,她“先走一步了”。

这个小说当然不仅是讲一对夫妻的一段生活,茅盾作为一个政治家、文学家,当然有他的用意。第一个用意,在情节层面上批判大男人主义,支持新女性的解放精神。爱是了不起的,“创造”别人却是错的。茅盾用“创造”这个字,其实在影射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流派相争、意气用事,茅盾和创造社关系不好,郭沫若一直讥讽他。本来,人“改造”人已经有点过分了。“创造”就更加错了。第二层用意,茅盾自己解释过,是想说革命一旦发动就不可阻挡。女主人公代表着比较激进的革命派,而男主人公代表着比较保守、务实的胡适这一派。这就是茅盾的“主题先行”,年轻女人象征革命,中年男人代表保守。

把《创造》和《伤逝》、《春风沉醉的晚上》放在一起阅读的话,会发现一个模式:在“五四”小说的男女恋爱关系当中,男人通常是老师的角色,女人通常是学生的角色;或者说,男人充当了知识分子的角色,女人代表被启蒙的民众的地位。可是,三部小说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伤逝》的悲剧,男人把女人唤醒了,却走不远,于是两人分手,女人死掉。

第二种是《春风沉醉的晚上》,男人想把女人叫醒,但没有能力,只好握握手、抱一抱,就作罢了。

第三种是《创造》,男人有能力叫醒女人,也叫醒了女人,可女人却超过了他,抛弃了他。这些小说都带出了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创造》有意赞扬被启蒙者的超越,却又无意中同情启蒙者的处境。回想茅盾和当时的革命党的关系,其实可以明白:茅盾是启蒙者,后来的创造社、太阳社,都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参与革命文学的;可是,写《创造》时,他却被抛弃了,所以他在潜意识里,在男主人公的身上,找到了启蒙者被超越的这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评论

热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