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良品-

我会删除我不喜欢的回复,会拉黑我不喜欢的人。这儿就是发我所看、所想、所思,不管合不合你认为的真理、客观,你的全知全能。

道德不道德有历史的演变,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

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书中也谈到“马克思谈林木盗窃”一案。

“马克思最早讲偷窃问题,就问偷窃为什么被认为不道德。偷窃成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前提是私有财产,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这个问题,后来马克思分析,在森林里面你捡掉下来的树枝和把树枝砍掉,同样被认为偷窃。如果土地是庄园所所有,可以说树木是你所有,但是树叶树枝都是从树上掉下来的,还归你所有,等于无限扩大了,大家都认为你拿这个东西是不道德的。所谓的偷窃,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成为一种道德?道德或不道德有历史的演变。”

项飙表达的是,道德不道德有历史的演变,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这是一本好书,因为这真的是一个“方法论”。

在项飙这本书里,还看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看法。

1、一定要回到人本身。80年代,我们讨论人是不是马克snsbs思主snsb义的起点;我们这些年的改革是一个生命意义、生活意义转移的过程。勤奋好学、找个好工作、家里给买房子,一切是向外化转——到最后没有必要转移了,就要回到人本身。国家也是这样,过去任何问题首先都是经济问题。但是,很多靠经济发展都解决不了,而且经济也不可能无限发展,越来越回到意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于人和人的关系,怎么构造。

2、为什么苏东解体之后东欧社会变得那么功利主义,大家都围着钱转呢?这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比如说,德国,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虽然强调竞争,但也强调国家对市场秩序的调配福利制度,又有基督教传统。但是在社snsbd会主snsbs义国snsh家里面,比如匈牙利、罗马利亚,在集kshsb体制极端的等级制snsb度下,一切都是从上到下分配,听指令、讲服从,人们没有办法思考一些跟自己生命经验有关的终极性问题。一旦引入了市场经济之后,它就只有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就变成了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彻底的丛林社会,没有反思的机制。大家也可以以此,思考一下中国的城市改革。

3、美国法国等国家的知识分子在1968年经历了思想变革,产生了一大批理论,是有广泛基础的,社会科学家跟哲学家、文艺创作者、企业家、技术人员们气味相投,形成了生态系统。但中国,在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知识分子想接受人类普世价值,却跟基层群众的差别很大,把普通百姓对当时官sjshs僚腐snsbs败通dnsb货膨dnsh胀反感,理解成对社会snsbs主snsbs义体snsvs制本身的反感;老百姓想要物价要稳定、不要搞腐snsbs败,但不想谈个人自由。这也就是“知识分子”饱受垢病的根源。

4、我认为道德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不能忘记这一方面是重复当时的说法,强调从技术体制到文化层面的变化,另外一方面也是讲,道德不应该像帽子一样戴在我们头上,罩在我们的生活中,必须把帽子从头上摘下来,放在我们手里,我们才能去观察它,如果戴在头上是看不见的。想想看,我不知道道德从哪里来,糊里糊涂,跟他的走,就是盲目的跟从。如果让别人去尊重这样的道德就是不道德。道德应该是一种有选择的,道德要以个体自由为基础。所以一定要做实证观察而分析,而不是大而化之的视为教条。

……不仅这些大而化之的问题,就算下乡去调解村民矛盾,也是要从法理、利益、观念、家庭内部矛盾等多维度着手。

但我们时刻记住一点:看问题,最少,也要以一生的尺度来看。试想想,一个在中国活到八十岁的老人,看到的中国社会,怎么可能是他二十岁的时候,能够想到分毫的?

思想资源太贫瘠,心态就会扭曲。

评论

热度(7)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