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良品-

我会删除我不喜欢的回复,会拉黑我不喜欢的人。这儿就是发我所看、所想、所思,不管合不合你认为的真理、客观,你的全知全能。

现在不少人还迷恋曾经的“万国来朝”,太讽刺了

「朝贡关系的本质,不是世界向中国朝贡,而是中国向世界朝贡。」——用钱买来的万国来朝,用钱安抚周边蛮夷不来打仗(还有靠嫁公主)

朝贡体系在文化上具有传播功能(面子上),在政治上具有协调功能(没改变被攻打的事实),在经济上则很多时候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最后赔的不止是钱)。


朝贡体系与中国的面子外交


日本人愉快地接受了黑船来航,而中国被打开国门后的感觉是极度痛苦的。这种痛苦主要不是因为经济利益受损,而是面子受损。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按理来说,一国与外国签订了重要条约,自然应当下发各级官员特别是外交部门了解并且执行。但是大清帝国却没有这样做。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并未上交朝廷供呈御览,也并未向下颁发。很多外交官员也不了解条约的具体内容,“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这个条约太丢面子了。堂堂天朝上国在人家的炮口下被逼签了和约,而且和约的内容更是不同寻常。清方在条约中不得不称“英夷”为“大英国”,称夷人头领为“大英国君主”,与中国皇帝并列书写。这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的内容后,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所以朝廷决定,条约内容能不发就不发,尽量缩小知情人的范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人和英国人之间,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入城斗争”。这个事也很重要,但是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什么叫“反入城斗争”呢?

原来在鸦片战争以前,洋人是不能进入中国的城市的,具体地说,是不能进到城墙以内,理由是夷人低人一等,不配住进中国城市。因此英国人以前是住在广州港口边上的。

英国人对此感觉很不舒服,因此在南京条约中,专门约定了一条,以后可以进城居住。事实上,《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宁波、福州等地都陆续允许英国人入城了。只有广州人坚决反对洋人进城。他们认为割地赔款都是小事,洋人进城这一条绝对不能接受。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人类和禽兽不能生活在一起。广州府学明伦堂曾贴出一道《全粤义士义民公檄》,称:

华夷未可杂居,人禽不堪并处,直是开关揖盗,启户迎狼。

翻译过来就是中华与蛮夷不可混居,人类和禽兽不能共处。如果让外国人进城居住,那就是打开大门,让豺狼进来。(PS:原来我们也一样“某种人与狗不得入内”过)

所以为了进城不进城这事,中国和英国又争执了十几年,这也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条导火索。

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利益,一路从广东打到天津,把清王朝打服了,于是中外双方在天津签了一个《天津条约》。

签了字之后,道光皇帝的儿子,当时的皇帝咸丰又后悔了。因为《天津条约》里有一条规定,几个西方国家可以派大使驻在北京。

这在当时西方世界是常态,今天也是世界外交惯例,但是咸丰却感觉如坐针毡,别的条款他都能接受,割多少地赔多少款都行,就是让外国人住在北京,想来想去,怎么着还是不行。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外国人不给他下跪。早在乾隆爷的时候,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朝,为了跪与不跪,闹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正经下跪。以乾隆大帝之威,尚且不能让英人规规矩矩地三跪九叩,他当然更没法强迫洋人献出尊贵的膝盖。

那么不下跪会怎么样呢?咸丰认为,这会让他在全世界丢脸。而这一丢脸,还会引起连锁反应,这标志着中国从此就不再是天下诸国公认的天朝上国了,以后可能连朝鲜、琉球等国,也不尊敬中国了。(“朝鲜、琉球等国,久奉正朔,每遇朝贡,皆极恭顺。若见该夷之桀骜倨侮,必皆有轻视天朝之意。”)也就是说,2000年的朝贡体系也将崩溃于一旦。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实行朝贡体系,中央王朝高高在上,周边民族和小国前来进贡。这个体系“本质上是儒家的天下理论与东亚的政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它是一个文化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中国向周边国家不停地输出文化。它也是一个政治体系和外交体系,中国通过这个体系,来维持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和平。

自汉代以来,能否让“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或者说,朝贡国多少,就成为衡量一个王朝合法性的重要指标。

明代是中国朝贡体系建立得最为完备的朝代之一。《明会典》所列朝贡国的总数为111个,即使将位于今新疆等境内的西域小国剔除,其数量也超过100个。

当然,除了文化、政治与外交,朝贡体系也是一个经济体系。这些国家为什么来朝贡呢?除了倾慕中华文化,慑于大国兵威之外,经济利益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打匈奴的威名,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汉武帝为了面子,曾花了不少钱收买“夷狄”来朝贡。“在经济上给夷狄以丰厚‘赂遗’,这是吸引夷狄的根本。夷狄重汉财物,才会有归汉之心。……综观西汉一朝,‘赂遗之设’可谓遍及四海,从对域外来使的赠赐,到对归汉酋长的封赏,西汉无时无处不在展示着经济文化的巨大魅力。”

用吕思勉的话来说,“赂遗”就是“犒赏和给养降胡费,使节所携和来朝蛮夷所受的遗赂”。据《汉书·西域传》,班固因此对汉武帝为了外交上的风光大量花钱表示强烈不满:

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民力屈,财力竭。

明代也是这样。中国对朝贡国一直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朝贡国进献的贡物,明代都会按价付钱,而且比市场价格要高出很多。以龙涎香为例,据相关史料记载,此物“货于苏门答剌之市……一斤该……中国铜钱九千个”,一斤合9贯钱。而据《明会典》的记载,朝廷给大部分朝贡国的价钱是每斤48贯,高出市价整整5倍有余。再比如日本人所进贡的腰刀,每把市价最多3贯,但是明朝给日本的定价是每把10贯。

除了高价给钱,大明王朝对于朝贡国还例有“回赐”,回赐之物通常都是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同时,使臣在中国受到的接待也非常细致周到来到中国朝贡的船只,通常要由中国提供护航,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各国贡使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钱,全部由天朝上国承包

“厚往薄来”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数倍、数十倍的暴利驱使周边国家和民族争先恐后前来进贡。因此明初经常有海外商人三五成群凑到一起,花钱找个懂中文的人写一道表文,就冒充贡使跑来上贡,送来大批香料,骗走无数钱财。比如洪武七年(1374年),暹罗商人沙里拨冒称是本国国王令其同奈思里侪刺悉识一起来进贡,因为装得不像,被朝廷识破(《明史·暹罗传》)。

因此,传教士利玛窦认为,朝贡关系的本质,不是世界向中国朝贡,而是中国向世界朝贡。这话当然说得太过分了,不过历史上很多时期,朝贡确实对中原王朝形成难以承担的经济重负。比如明代与周边的多次冲突和战争,通常都不是因为人家不来进贡,而是人家进贡太热情,明朝招待不起,只好撕破脸。

比如日本人在中国打的“争贡之役”。嘉靖二年(1523年)6月,日本两个地方诸侯为了争夺进贡利润,派出了两拨朝贡使团同时来到中国。他们在宁波发生冲突,不但相互杀戮,还在回国途中沿路大肆烧杀抢掳,由“贡使”变为赤裸裸的“倭寇”,明朝只好派兵镇压,追击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明朝官兵皆战死。浙中大震,史称“争贡之役”。

再比如土木堡之变,也是蒙古人为了进贡而打的。明初与部分蒙古势力达成封贡协议后,蒙古人频繁跑来进贡,进贡马匹的数量越来越超出规定。明朝方面掏不起“马价”,要求他们少来几回,少贡点马,但是蒙古人说什么也不听。太监王振很生气,于是压低“马价”,结果激怒了蒙古人,对明朝大举入侵,导致“土木堡之变”。这在事变后蒙古人与明朝谈判的过程中说得很清楚:“自太师父祖以来,至于今日,朝贡朝廷三十余年。你使臣进马,往往待以厚礼,遇以重恩。近因奸臣王振专权,减少马价,以故勒兵拘留太上皇帝圣驾,抢掠人民,杀害军马。……”(李实《北使录》)

事实上,明代蒙古人为了强行进贡,除了土木堡之变外还有过一场“庚戌之变”。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多次给朝廷写求贡书,请求进贡,原因说得很坦白:

臣等生长北番,……生齿日多,衣服缺少,……各边不许开市,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入边作歹。

就是说我们生活在草原地区,天然缺乏衣料等生活用品。朝廷不许我们进贡来换取生活物资,各关口又不许贸易,导致我们无法生活下去,只好入关来抢。

俺答汗承诺说:“如果许贡,即约束其下,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塞外,永不相犯。”如果你让我们进贡,以后就不打你们

然而嘉靖皇帝说什么也不同意蒙古进贡,结果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率军攻到北京附近,大肆焚掠骚扰,“残掠人畜二百万”,宣称“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你要让我来进贡,我就退兵,要不然,一年来打你一次!一直到明朝保证允许他们前来进贡后才退兵



因此,朝贡体系在文化上具有传播功能,在政治上具有协调功能,在经济上则很多时候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但是,就是这种赔本买卖,清朝也想继续做下去,因为这事涉及中国的外交传统,更涉及王朝的面子。所以咸丰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让外国人在北京派驻大使。

但是,怎么才能让已经签订的条约不生效呢?条约墨迹未干,如果直接撕毁,结果自然是爆发另一场战争,中国取胜的概率极小。咸丰皇帝左思右想,最后一个脑筋急转弯,想出了一条“万全”的“妙计”。

什么妙计呢?那就是用钱收买洋人,让他们同意不进京。花多少钱呢?大清帝国的全部关税。

你们洋人不是贪财吗?那就好办,因为我堂堂中国,偏偏好义不好利。干脆,我大清帝国和你们做生意时所有的关税都不要了,以此换你们别到北京来见我,这总算可以吧?

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这是千真万确的史实。

咸丰皇帝下谕说:“此时须将全免税课一层,明白宣示,使知中国待以宽大之恩,此后该夷获利无穷。”你们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不派公使,我就把关税全部免除,让他们获利无穷,以后发大财。

如果咸丰的这个决策真的得到实施,那么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零关税国家。这个对外开放的力度可真是够大的,只可惜动机有点可笑。咸丰做出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因为当时清朝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紧张的。镇压太平天国已经花光了大清国库,而海关年收入此时已达到数百万两,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如果没有这笔关税,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崩溃。

后来的学者说,“可以想象的是,咸丰帝此一政策果获‘成功’,在西方诸强的疯狂扩张中,近代中国恐怕将无商业利益可言,清政府也早就垮台了”。孟森也说:“进口货且不能收税,洋人重利,其于驻使一层必可暂缓,留作后图。而举货之灌输,海关之不必设,中国又成何世界?此皆一回首而令人挢舌者。”

好在负责谈判的大臣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顾惹皇上生气,纷纷上奏表示坚决反对。在大臣们反复说明之下,智商不高的咸丰皇帝似乎也最终明白了取消关税的严重后果,最终只能打消了这一想法。

不能用零关税收买,那么怎么办?咸丰皇帝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不惜一战,阻止洋人进京。因此他毅然又一次挑起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咸丰北逃承德,并且在《北京条约》签订后因为怕见洋人,迟迟不愿返回,最终死在了那里。

因此,面子外交导致晚清中国做了很多错误决定。

评论

热度(26)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