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良品-

我会删除我不喜欢的回复,会拉黑我不喜欢的人。这儿就是发我所看、所想、所思,不管合不合你认为的真理、客观,你的全知全能。

晚清时期的缅甸(想起缅甸的OO对泰国的酸,看文,泰国是根上比缅甸强)

如果你只读中国史,你会奇怪中国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如此愚昧可笑。但是如果放眼世界,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中国一家独有的现象,有些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对外反应与中国一模一样。比如缅甸。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第一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开启缅甸近代史的则是鸦片战争之前17年爆发的“第一次英缅战争”。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不明世界大势,不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因此遭遇惨败。

而第一次英缅战争前的缅甸,其盲目自信,比中国还要严重。

1785年,缅甸大军挥师西向,吞并了一个叫阿拉干的王国,从此与英属印度直接接壤。1817年,缅甸兰里岛总督致信英属孟加拉总督,奉缅王旨意,要求英国人向缅甸臣服,并且献上孟加拉,交纳赋税。英国人自然并没有如缅王希望的那样前来叩头。缅王大怒,决意与英国开战,计划先征服加尔各答,后吞并整个英帝国,并派自己的儿子去统治:

英国人竟敢……不来朝贡。……王军可直捣加尔各答,而进兵英国,以王儿为英国全境之总督。


1822年,缅甸名将班都拉主动出击,进攻内夫河口刷浦黎岛的英国守军。次年,英军决定全面反击,第一次英缅战争正式爆发。

战前的缅甸本来沉醉在一片盲目自大的情绪里,认为打败小小蛮夷不成问题。没想到,战争进行不久,缅甸就一溃千里,面临被灭国的前景。在英军抵达缅甸首都附近后,缅甸不得不与英方进行和谈,签订了著名的《扬达波条约》,割地赔款,并规定英国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驻缅甸首都。


缅甸国王之所以敢于要求英国臣服于他,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明世界大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缅甸人的世界观与中国非常相似。中国的皇帝自认为是“天子”,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一切国家都应该向自己臣服进贡。而相比中国皇帝,缅甸国王更为自大。历代缅甸国王几乎都宣称自己是宇宙最高神毗湿奴、湿婆或是佛陀的化身。因此,缅甸国王被认为是宇宙的主宰,被称为“水和土地的主人”。也就是大地上一切的主人,总自称为“王中之王”“最高之王”“宇宙之王”。18世纪,缅甸雍籍牙王朝的国君阿隆帕耶在一封致英国国王的信中就曾自称“最伟大的至善的独裁的君主……白象和黄金的主人……朕的伟大来自太阳”。

之所以有相似的世界观,是因为缅甸的权力结构与中国相似。中国皇帝权力巨大,在国内实行说一不二的专制统治。而缅甸王权之专断残暴甚至超过中国皇帝,清末中国史籍《缅甸国志》记载,“缅甸为纯然君主专制政体,刑赏生死,皆出诸君王之意念,其政府以尊严顺从君主为主”。因此,和中国皇帝一样,缅甸国王有一种“特有的自豪和过分的傲慢”,不允许世界上还有与他平等甚至比他权力更大、地位更高的人。

除了世界观原因外,缅甸之所以如此自信,还有实力上的原因。在今天中国人的心目中,缅甸是一个贫弱落后的小国。在历史上,它却一直是东南亚的大国,战斗力极强,甚至一度威震八方。

向东,它长期与泰国争雄,长期占有上风,甚至导致有400多年历史的大城王朝的灭亡。向北,缅甸与中国的明朝和清朝先后展开大规模战争,而且都是缅甸占了上风。明代后期,缅甸主动入侵中国,并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今天缅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明代前期是在中国版图之内的。即使是在清朝全盛的乾隆中期,缅甸在和中国为争夺中缅之间的土司展开的四次大战中也不落下风:前三次中国战败,最后一次双方战平,打得乾隆皇帝也没脾气

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国家之所以如此武勇,是因为它长期实行“军国体制”,实行一种类似中国“军户”的制度,叫“阿赫木旦”制度。这些人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平时他们不用纳税,战时又可以掠夺战利品,在缅甸社会地位很高。因此,缅甸这个国家实际是“为战争而生”的,这个国家作战时不需要动员,不需要后勤准备,每个阿赫木旦都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征。面对这样的虎狼之师,很多国家都退避三舍。因此,在东南亚,缅甸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国,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缅甸和泰国在文化上非常接近,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也同为小乘佛教的重镇。然而面对英国人的侵略,两个国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泰国小心而理智,努力收集外部信息,与殖民势力巧妙周旋,最后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缅甸却粗率蛮干,战前盲目自大,战败又惊惶失措。之所以如此不同,一个重要原因是泰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海外贸易的国家,统治者具有商人一样的灵活与现实,注意搜集外面的情报,也懂得以柔克刚缅甸在历史上却一直鄙视商业。缅甸统治者一直坐享战争红利,历来不重视经济建设。缅甸海岸线长,海上贸易条件很好,但是缅甸统治者为了维持海上安全和国内稳定,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严格控制对外贸易。和中国的广州海关一样,缅甸海关也非常腐败,官员经常敲诈勒索外国商人。船上人员须几经检查后才能上岸,有的船只还被勒索礼品。因此,缅甸的海外贸易规模一直无法扩大


基于相似的政治结构,缅甸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与中国高度相似。

第一次英缅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对缅、中两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造成了空前的打击。然而战争之后,两国的统治者都表现出惊人相似的颟顸和迟钝

在缅甸历史上,从来还没有哪一次战争像第一次英缅战争那样,如此沉重地打击了缅甸人。“国王孟既被一再复发的忧郁症折磨,最后变成了癫狂。”

然而,如此惨烈的结局并没有动摇缅甸人的面子心理。“(英国人)认为战败的震惊能对阿瓦朝廷起到有益的效果,使它改弦更张。但事与愿违……他们所蒙受的奇耻大辱反而使他们更加傲慢,对于外部世界照旧茫然无知,又不肯取法于人。”

第一次英缅战争与第二次英缅战争相距2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间隔16年,这两个国家本来都有充分的时间总结教训,大力改革。然而两国的统治者都没有进行任何反省,而是固守旧制度,继续沉睡在旧梦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除了加固了几个炮台外,没有进行任何内政改革,同样1826~1852年,缅甸上层统治集团没有采取任何改革措施。相反,仍然如以前那样沉溺于内部斗争。尽管国家日趋贫弱,这一时期的缅甸国王仍然热衷于做功德,广建寺院宝塔。孟坑王1841年南下仰光朝拜大金塔,一次就布施了3200缅斤(将近5000公斤)的黄金。

因此很自然,中国和缅甸不久就遭遇了第二次打击。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英缅战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上一章我们讲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源,除了英法等国要扩大侵略权益这一根本原因之外,还有“面子”因素,一个是“反入城”斗争,另一个是所谓“公使驻京”问题。如前所述,咸丰皇帝宁可放弃全部海关税收“赐”给外国,也不想接受公使驻京。

而第二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同样是有关英国公使进驻缅甸的争执。

《扬达波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国向缅甸首都派驻公使,同时缅甸也向英属印度派驻使节,以利外交交流。缅甸国王对这一条极为抵触,原因与中国相同:互派使节就等于承认英国国王与自己地位平等,这是缅王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因此,第一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一方面竭尽全力砸锅卖铁向英国人赔款,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拒绝让英国公使进驻缅甸首都。

为了能让缅甸接受英国驻缅甸的使节,英国人费尽了心力。1826年,英国派出了约翰·克劳福德(John Crawford)前往缅甸首都阿瓦谈判这一问 题。

缅甸国王纡尊降贵地“破格”接见了他,不过却特意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悔过日”(也称“卡多”即“Kadaw”日):这是缅甸国王接受地方上的头人进贡并请求国王宽恕的日子。缅王在这一天接见克劳福德,可以自欺欺人地理解成英国人是在向缅王进贡,并承认以前的错误:“那天,国王的一些封臣照例都一齐前来纳贡。而总督送来的官方礼品也被说成是该总督臣服于‘黄金之足’,并对以往的过错乞求宽恕的象征。”

这一安排与中国晚清的外交手段非常相似。在后来同治皇帝不得不接受外国公使进京并考虑公使觐见事宜时,故意把接见地点安排在中南海紫光阁。因为这是中国皇帝传统上接见“贡使”和“外藩”的地方,这样一来,外国使臣仍然是被当成了“贡使”。

经过重重波折,缅王终于同意英国人在首都设立大使官邸,然而这个官邸的位置不合常理,设在一片很容易被水淹没的沙滩上:


当他到达缅都的时候,缅廷竟不顾他的职位,指定给他在一片沙滩上的一幢房屋作为驻所。在雨季中,伊洛瓦底江泛滥,这个沙滩就被淹没在数英尺深的水中。他向加尔各答当局申诉说,他所受到的待遇“不是英国绅士,或说得更广泛一些,不是任何一个普通英国人所应受到的”。

……当时,个个驻扎官都在缅甸首都搞坏了身体,这成了孟坑陈腐的笑柄之一。

缅甸人洋洋自得,认为这样一来自己就扬眉吐气了。第二年年初,印度政府撤销驻缅使馆,从而断绝了和阿瓦朝廷的外交关系。

当然,使节争端只是第二次英缅战争的一个小小前奏。与面子上的争执相比,英国人更难以忍受的是缅甸人试图推翻《扬达波条约》。

东方民族对条约的尊重往往并不坚定。咸丰君臣在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时,曾明确宣称签署条约不过是为了退兵而采取的权宜之际。负责谈判的大臣桂良也对皇帝说,签约只不过是“暂藉和好之说,迅速了结为得计也”,假借谈判,把洋人打发走了事。所以外国人走了之后,随时可以推翻:“此时英、佛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实凭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倘欲背盟弃好,只需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如今我们和洋人谈的这个条约,皇帝您别当真,这只不过是咱们哄他们退兵的招数。等他们走了,您就假装治我们的罪,说我们谈判时没听从您的指示擅自签约,这样条约不是一下子就变废纸了吗?

缅甸人也一样认为,已经签订的条约是随时可以翻脸不承认的。

1837年年初,孟既国王被他的弟弟孟坑发动政变推翻。孟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扬达波条约》无效。理由呢?很简单,新官不理旧账,这个条约不是他签的。

1837年6月,孟坑王召见伯尼,谴责英国侵占缅甸领土,宣称他过去没有看到过《扬达波条约》的全文,英国人也没有同他缔约。因此,他不理会《扬达波条约》。


这种态度当然是英国人难以接受的。第二次英缅战争终于爆发,战争结果是缅甸半年之内就丧失了大片国土。1852年年底,英国单方面宣布吞并下缅甸,将缅甸的一半国土吞入口中。

第二次英缅战争之后不久登基的曼同王,是一个力图有所作为的国王。为了保住缅甸的“球籍”,他在国内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缅甸的改革力度不够,完全达不到扭转缅甸国运的程度。更何况缅英双方在此时又因鞋子问题而宣布断交,这再一次让缅甸国势落入危险之中。

和中国一样,缅甸的外交史上,礼仪之争也漫长而激烈。中国和外国的争执是三跪九叩,而缅甸人争执的主要焦点是鞋子问题。鞋子在东南亚国家通常被视为不洁之物,缅甸人要求英国人见缅甸国王时必须先脱鞋,然后跪拜。然而1830年来到缅甸的白尼却拒绝这样做。

白尼坚决反对脱鞋,并明确表示:这是缅甸官员“借羞辱和贬低英国人的人格来提高他们王的地位和满足他们自己的傲慢和虚荣心的一种手段”。


如同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前与中国方面为行礼争执了一个月一样,英缅双方为脱鞋这件事争执了将近两个月,最后达成妥协,缅甸方面允许白尼可以穿鞋走到宫殿的台阶前面再脱鞋。

在曼同王统治时期,双方因为鞋子问题又起争执。“1873年英国威尔斯亲王到达印度。缅甸大使晋见时穿着靴子,坐在椅子上。随后,英国提出,今后英国大使晋见缅王时不再脱靴子;从此曼同王再不见英国使臣。”

这件事导致英缅断绝了外交关系,不再有沟通的渠道,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不久终于发生了第三次英缅战争,并以缅甸的完全失败而告终。从此缅甸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不复存在,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因此,晚清中国的对外反应并不是独有的,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也能找到很多例子。

评论

热度(17)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