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良品-

我会删除我不喜欢的回复,会拉黑我不喜欢的人。这儿就是发我所看、所想、所思,不管合不合你认为的真理、客观,你的全知全能。

国内审美怎么形成的,我觉得年纪大点的都能扳手指数宗列典,建国~70年代因为与苏联交好,整体风格趋向大气硬朗刚健的苏式审美,现在孩子看原子之心觉得酷炫,70年代生人看了觉得亲切,小时候的校服连运动服都不是,而是苏式大头花加荷叶边背带裙。当时的外语是俄语,表演节目是手风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整个美院的训练体制基本复制苏式契氏基础体系,即使在两边吵翻了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80~90年代,改开后亚洲四小龙腾飞,港台流行文化强力冲击,又让这边在同根本源更容易接受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欣赏上了劲歌金曲和港产片,连选美都是参照港姐。可能已经没有人记得了,但有段时间甚至大陆的漫画,也是有学习港漫的流派。

进入2000年后由于网络的普及,欧美文化对我们而言不再神秘,好莱坞大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后又引发了新的潮流。

时至今日,我想大家已经很难非常明确地指出,在2022,“美”这个定义到底多少是源于中式传统的本源,哪些是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如果从文字上来看,那么“面如冠玉”“鼻如悬胆”似乎体现了咱们对美白和高鼻从一而终的喜爱,然而从女史箴图等绘卷的画面上来看,似乎又和现代人心目中的大眼高鼻很不同。到底文字还是图象哪个更能体现中式美,后者由于不走写实风格,而以写意捕神能为上,所以能作为参考吗?

这种争辩还会持续下去,然而争辩是百花齐放的一环,能让争辩和突破都消失的,就是动不动就拿zz来堵嘴,恶意猜测创作者意图,拿放大镜对每一个作品搞z审。

其实说穿了即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强力的文化输出和纳入,都是常见的,先锋审美如乌啼妆赭面妆也不少见,达成让自己的“美”成为更多人的标准大多不过三个条件:强盛的经济基础,强力的文化输出,相对稳定保证竞争但总体比较宽容的环境。

这年头要说咱们要洋人也接纳我们对美的定义,怎么办,三岁小孩都能振臂高呼:文化输出!

那么问题在哪呢?问题在我们说要文化输出的时候一起鼓掌,说到为啥目前文化输出不利,因为影视寒冬,过审难,书号版号不好拿,中小游戏厂家紧缩,如此如此,你就把我当反则给打倒了,这么多年下来也看到够多热血的低头不语了,到最后大家也累了,爱谁谁吧。


by 九歌的流浪大篷车

评论

热度(2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